南大教授胡阿祥走进中学谈地域文化,这节跨学科课堂太精彩!

发布者:施国卿发布时间:2021-05-31浏览次数:213

俗话说,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。”但你知道,这背后蕴含着什么道理吗?5月28日,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、六朝博物馆馆长胡阿祥在南京市第一中学开讲。他从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说起,分析现象以及背后原因,幽默的语句、深厚的阅历,会场内笑声掌声不断,不少学生直呼“太过瘾啦!”

胡阿祥:在“行走”中学习,感受中国辽阔的历史与地理

“中国地域太宽广了,地形差别很大,但这不正是有趣之处吗?”胡阿祥说,自然界丰富多彩,其实人文也应该是这样的,希望通过他的讲述,先引起同学们对“行走”的兴趣,继而在“行走”中去学习。

以南京为例,人们常说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胡阿祥表示,古代建都是对地理条件有要求的,作战时自然的山川地形是很重要的。“南京的北边和西边是长江,西边和南边是秦淮河,东边是紫金山,北面还有幕府山,南面还有雨花台,所以南京是一个山环水绕的地方,既有利于攻,更有利于守。”

作为六朝博物馆馆长,2015年,正是胡阿祥首次提出建设打造1800米长江路历史文化街区,江苏省美术馆、江宁织造博物馆、人民大会堂……每一步就是一年,行走其间,无处不感受到南京深厚的历史文化,甚至长江路两边的梧桐树,如何修剪,也有讲究。这就是历史与地理的“对话”与呼应,同学们一定要亲身感受。

胡阿祥认为,了解中国地域文化的差异,一方面要知晓中国是统一国家,有民族精神,另一方面,也要明白中国的文化是异彩纷呈的。“这样对我们理解历史、理解地理、理解我们的文化更加有帮助。

(南大新闻网)